12月20日,秦山三期106大修安全殼整體核泄漏率試驗壓力泄壓為零。這標志著秦山三期106大修安全殼整體泄漏率試驗按計劃順利完成,為106大修的后續工作奠定了基礎。安全殼是核反應堆安全防護的最后一道物理屏障,安全殼壓力試驗是驗證安全殼密封性能、證明安全殼耐壓性能的有效手段,重水堆每5年必須驗證安全殼泄漏率和結構完整性。
張志剛主任會見日本海外電力調查會會長增田祐治一行 [2017-09-21] 作者: 荊放 2017年9月5日上午,張志剛主任在中心會見了來訪的日本海外電力調查會會長增田祐治一行,并就雙方的溝通和合作進行了簡短交流。柴國旱副主任、對外交流合作部相關人員參加了會見。張志剛主任對增田會長一行的到訪表示歡迎,并對日方在技術交流和人員培訓方面對中心提供的長期以來的協助表示感謝。增田會長簡短介紹福島事故后日本核電監管及發展現狀,并表示日方正在積極制定新的安全標準,希望與中國就老化管理及核安全監管標準制定等領域開展進一步合作。柴副主任也對中國AP1000首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反應堆爆炸事故30年后,輻射仍出現在某些意想不到的地方:比如在捷克共和國山區中橫行的野豬身上--哪怕它幾乎位于切爾諾貝利的一千英里以外。這些放射性野豬可不會變身成忍者神豬,不過它們也不能安全食用。這在一個會把野豬肉做成燉菜或者古拉什(泛奧匈帝國地區名菜,牛肉和豬肉燉成,有點東北亂燉的感覺)的國家可是個不小的問題。事實上,這些野豬被它們自己的食物變成了放射性的:那些保障它們度過寒冬臘月的野生蘑菇。古拉什(Goulash)1986年的切爾諾貝利核災難中,烏克蘭核電站的的放射性金屬同位素銫-137被噴進了大氣中,它們隨后又落入土壤。在土壤中,蘑菇吸收了
近日,在日本東京都內相繼發現多個存在較高核輻射值的核污染“熱點地區”。這些“熱點地區”很多都是由東京都的普通市民通過簡單的儀器自行測試時發現的。對于這種呈點狀分布的“熱點地區”,由于日本政府并沒有公布具體的安全判斷標準和處理方法,接到市民報告的區政府、社區等行政單位只能各自對應。因此,在東京都內的市民團體和各下級行政單位的要求下,日本政府正在加緊擬定具體的應對方針。本月2日,在東京都世田谷區曾發現一個核污染點,該區域的放射量高達每小時3微西弗。這個測定結果是當地一個叫“世田谷孩子保護會”的組織首先判明的,該組織立刻向區政府進行了通報。雖然最終該核污染點被證明與福
聯合國國際原子能機構4日派遣一個由16人組成的專家組前往日本,視察福島受損的核電站周圍的環境。這個專家組將考察福島縣遭受核電站事故影響的周邊地區去污工作的進展,并對相關的挑戰和必要的政策向日本政府提出建議。日本共同社報道說,2011年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專家組也曾經應日本政府的邀請前往日本考察,并且提交最終報告,提議日本政府有必要確保放射廢棄物的最終處理設施。而這次聯合國國際原子能機構也是應日本政府的邀請前往日本福島縣考察落實情況。2011年3月12日,日本遭受9級特大地震導致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放射物質發生泄露。2011年4月11日福島再次發生了7.1級地震,日本
翹首以待,2016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得主揭曉,“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發現的中微子振蕩新模式”1月9日獲得殊榮。這個自然科學領域最受矚目的獎17年來曾9度空缺,可謂“慎之又慎,寧缺毋濫”。簡單來說,獲得項目必須是重大科學發現,得到同行認可。得獎的大亞灣實驗到底是什么?在攀登科學高峰的途中,中國又抵達了哪個位置?大亞灣實驗:“活捉”神秘中微子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從時間開始的那一刻起,中微子就無處不在,構成了世界的本源,但人類認識它卻僅有80余年,還留有許多未解之謎。在科學家眼中,中微子的神秘面紗每掀開一層,都能讓人們向宇宙終極法則更接近一步。
近日,羅格斯大學科學家研發出一種非常有效的“分子阱”,可以捕獲乏燃料中的放射性碘化物,并回收和利用。 這種“陷阱”就像一個微小的多孔超級海綿。僅1g的這種材料內表面積可延展到5個94×50英尺的籃球場大小。后處理乏燃料時,必須對放射性碘分子和有機碘氣體進行捕獲和隔離,因為其容易導致癌癥,危害環境。但這些氣體很難捕獲,極易泄漏到環境中去。 這種“分子阱”由一個多孔有機金屬框架組成。它的性能超出了核工業制定的后處理廠清除乏燃料棒中99.9%以上放射性碘的標準,其吸附和與放射性碘結合的能力要遠勝于目前的工業材料。 “分子阱”還可以從有機金
明后兩年有望迎來設備采購高峰,未來五年核電設備采購將有4500億需求市場全國兩會傳出核電重啟信號,“安全高效發展核電”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全國政協委員、國家核電技術公司董事長王炳華樂觀表示,中國政府會在今年或者是今年更早的時間之內恢復我們國家核電站項目的審批工作。“國家將會重啟核電的審批,而且裝機容量將會遠遠超過2007年發布的規劃目標。”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能源局副局長錢智民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2007年,國家公布的《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發展目標是:到2020年,我國核電運行裝機容量爭取達到4000萬千瓦。由此,一石激起千層浪,核電概念股再次成為市場關
關鍵字:HFM-III 表面沾污測量儀,表面沾污測量儀,HFM-III
HFM-3型α/β手腳污染儀是上海仁日用于核電站或相關核設施廠房放射性控制通道上,對來自控制區內的工作人員的手部和腳底部進行表面污染監測, 以便及時發現污染和防止污染轉移的監測設備。它也可以用于其它放射性同位素應用部門,是核輻射防護領域的重要設備,是核電站或相關核設施及其它放射性同位素應用部門保證安全生產的手段之一。
主要作用:
1 通過對被測人體的手部、腳部表面污染水平的測量,判 斷其污染水平是否超過業主規定限值;
2 通過及時分析儀器保存的測量數據,發現事故隱患;
3 避免控制區與非控制區的交叉污染,防止污染擴散。
產品特點
本儀器選擇平板型流氣式正比計數管作為探測器,具有維 護簡單、使用壽命長、能量響應好等特點。可以方便的使用放射源來檢查儀器是否正常工作。儀器通過一次測量(3-10 s)即可完成對被測人體的雙手、雙腳表面的污染監測。如果被測人體的手腳表面有污染,則儀器自動報警并指出污染具體部位。儀器的整個監測過程完全自動化。
技術規格
●探測器類型:平板型流氣式正比計數管,六只
●監測射線類型:α、β
●顯示單位:Bq/cm2及cps
● 探測器靈敏面積:
手部
●對α、β效率不低于30%
●在探測器測量窗處,對能量為150 keV~7 MeV之間的入射輻射的響應與參考能量的響應的差別不超過60%
●在測量時間10 s,環境本底為10 μR/h時的最低可探測下限:
對β為0.40 Bq/cm2
對α為0.04 Bq/cm2
● α、β串道比符合EJ/T586的相關要求
● 尺寸:1450(高)×1000(長)×650(寬) (mm)
● 溫 度:0~
產品名稱: REN500 劑量率巡測儀
產品描述: REN500型智能化χ、γ輻射儀采用高靈敏的閃爍晶體作為探測器,反應速度快, 和國內同類儀器相比,該儀器具有更寬的劑量率測量范圍。 該儀器除能測高能、低能γ射線外,還能對低能X射線進行準確的測量,具有良好的能量響應特性。此外通過配套的Re
產品名稱: REN300A加REN-3He-N 中子檢測儀
產品描述: 本報警儀由REN300A在線輻射安全報警儀和REN-3He-N中子探頭和REN-GM-L X、伽瑪探頭組成。該輻射報警裝置是采用特殊設計的前置放大電路,具有靈敏度高、操作方便、自動顯示、數據存儲和超閾值報警等特點,能實時給出x射線、γ射線、中子射線的輻射劑量率。考慮到現場操作、應急快速響應的需要,主
產品名稱: 放射工作人員 個人劑量監測委托服務
產品描述: 放射工作人員個人劑量委托監測服務 依據《GB18871-2002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和《GBZ128-2002職業性外照射個人監測規范》的要求,以熱釋光個人劑量計作為監測手段,為放射工作人員提供個人劑量委托監測服務,并為企業或衛生行政部
產品名稱: REN500E 便攜式報警儀
產品描述: REN500E輻射劑量率儀是以內置高靈敏度蓋格計數管為探測器,測量χ、γ和硬β輻射的多功能便攜式劑量率儀。作為輻射巡測儀,能顯示工作場所的劑量當量率和累積劑量,自動連續測量和記錄1600條輻射劑量率數據,更換電池時,日歷、時間及檢測數據能永久保存。工
產品名稱: REN200 個人輻射劑量報警儀
產品描述: REN200型X、γ個人劑量報警儀(又叫X、γ輻射個人劑量當量HP(10)監測儀)內置高靈敏度蓋格計數管為探測器,主要用來監測各種放射性工作場所的X、γ以及硬β射線的輻射,具有響應快,測量范圍寬的特點。能顯示工作場所的劑量當量率和累積劑量,更換電池時,日期及累積數據能永久保
產品名稱: RenRiArea 輻射監控信息系統
產品描述: 為了加強對放射源和射線裝置安全運行的監督管理,保障人體健康、保護環境,根據輻射防護三原則與國家相關標準的要求,考慮人為操作失誤、射線裝置和放射源意外故障等原因可能引發的放射性危害,有必要建設一套在線xγ射線監測報警系統。 在線式xγ射線監測報警系統通過計算機遠程集中監測,完成對放射性
HFM-3型α/β手、腳污染儀,個人劑量報警器,個人射線劑量儀,輻射個人計量報警儀,個人核輻射儀,個人輻射監測儀,個人輻射劑量報警儀
上海仁日輻射防護設備有限公司(Shanghai Renri Radiation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上海仁日科貿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電話:021-69515711 手機:13818065015 傳真:021-69515712 Email:market@renri.com.cn
QQ:1993509414 地址:上海市曹安路1509號福瑞大廈516室 郵編:201824